2025年11月16日晚19:00,贺州学院西校区乐教楼A105教室内暖意融融——退休不退志的韦祖庆教授,以《书写,汉字文化之线条艺术》为教师教育学院义务支教服务队队员开展书法专题培训,在笔墨间架起了书法技艺与教育智慧的联结桥梁。
活动伊始,队长陈雯念致开场辞,既向韦教授的倾囊相授表达谢意,也点明“三笔字”是教师的核心基本功,鼓励队员们以谦逊之心汲取书写技巧,为未来的教学之路筑牢素养根基。
韦教授首先谈及汉字是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,激活同学们练习汉字书写的内在动力,也提升作为师范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,润养未来人民教师的职业气质。讲座内容分为三个部分,汉字构架、书写艺术和文化意蕴。在讲解第一部分时,从汉字构成出发,详细介绍了汉字书写的三个层次。第一层次是笔画线条,这是汉字构成的基础。以“永”字引出毛笔八种基本笔画,然后分享其示范书写视频,细致拆解横竖撇捺等笔画的运笔精髓;第二层次的偏旁部首是构成汉字最小意义单位,以三点水为例,从甲骨文到楷书,再到偏旁三点水,展现示范书写过程,让同学们懂得偏旁部首内蕴的文化意涵;随后聚焦汉字间架结构,以“架”字为示范,既传授书写匀整美观的实用技法,更表达结构的多样表达方式。三个层次的汉字构架解说,形成层层递进关系,完整地呈现汉字作为独特艺术的内在价值。在“书写艺术”部分讲授中,强调汉字书写的艺术最高美学境界是和谐,应当把握“矛盾消解”的核心原则。通过“校”字具体解说偏旁部首之间显现的矛盾,然后以“和”为理念消解内在矛盾,构成一个完整的和谐统一体。在前面两个部分的有效铺垫下,韦教授进入第三部分“文化意蕴”讲授,指出每个汉字都指向历史的远古生活,都包涵一个富于意蕴的故事,实现汉字内涵与育人精神相融。韦教授结合师范专业特点,选取“教”与“学”两字作经典讲述。首先板书“教”与“学”的甲骨文写法,然后讲解古人造字的文化意涵。两个字都包涵“子”,这是“教”与“学”的对象,同时又都有“爻”,提示“教”与“学”的内容;但是两字又有所不同,“教”揭示了教学方式,必须以规矩进行必要约束,“学”则强调动手的重要性,以及应当提供必要的空间。这两字充分体现“教”与“学”的辩证关系,也恰好反映韦教授践行的教育情怀,隐含为支教队同学“搭建学习空间”的深意。韦教授还要求应该以系统观点考察汉字的文化意蕴,并以太阳一天运行变化为例,列举“旭、朝、早、旦、杲、日、杳、昏、暮、星”一组汉字,说明每个汉字都蕴含先人的认知,都可以讲述一个美丽的故事,能够增强同学们的文化自信。
培训尾声,队员们纷纷表示收获颇丰:不仅掌握了实用的书法技巧,更被韦教授“退岗不褪色”的精神所打动,将把所学技法融入教学实践,以笔墨传承汉字文化,以初心践行教育使命。
(文:黄婉慈 黄焱华 图:黄婉慈 陈婷婷)
队长陈雯念致开场辞并对韦教授表示欢迎
韦教授在给队员们讲解笔画的运笔
韦教授与队员们合影留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