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06月22日 刘月|壹心理专栏作者 点击:[]

C和交往多年的男友分手后感受到强烈的悲伤,上班都忍不住眼泪,无法正常的工作生活。三个月过去了,C仍然伤心,情绪低落,觉得索然无味,但已可以正常的应对工作生活。半年后,C开始重新规划自己的生活,有时想到前男友还会痛,但已经基本走出了失恋的阴霾。  

Z和男友在激烈的争吵纠缠中最终也走向了分手,陷入了巨大的痛苦中,同时感到自责,自我批斗,觉得自己是没有价值的,整个人看上去的感觉就像是被掏空了一样,没有了魂。三个月,半年,一年,Z似乎并没有走出来,情绪仍然很低落,对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,依旧自我攻击,整个人好像笼罩在一片很深的抑郁中。。。  

C和Z经历了相同的生活事件——分手,为什么C可以随着时间走出失恋的创伤,而Z却始终无法走出阴霾呢?实际上,C经历的过程是一个“哀伤”的过程,而Z的状态,就是我们说的“抑郁状态”。

面对丧失,哀伤or 抑郁?

哀伤与抑郁都是有重大的生活事件为前提,更具体的说,它们都与丧失有关。失恋,亲人的疾病或离世,失业,离开故土,这些都是我们可能经历的丧失,也都可能引发哀伤或是抑郁。哀伤与抑郁都会让人感到很痛苦,丧失对外界的兴趣,暂时的“失常”。那么两者到底有什么不同呢?首先,从主观体验上来说,抑郁的人会感觉自己一无是处,渺小无能,或不能独立的,而哀伤虽然也会让人自我价值感降低,但并不会有如此之多的自我攻击,即使有,也能够比较快的从自责中恢复理性。另外,就像文章开头例子中的C和Z,哀伤的人经历一个痛苦的哀悼过程,是会随着时间逐渐恢复的,而抑郁的人却像一片散不开的阴霾,一直笼罩着抑郁者。

抑郁:对死去之人的内摄

客体关系学家Klein将抑郁描述为一个包含无法恢复的,被损坏的,无生气的,垂死的人的墓地的内在情境。抑郁的状态是我们对死去之人的内射,或者认同。我们不想体验丧失的痛,所以通过内射和认同的过程,去抵抗分离,结果就是已死之人到了我们的内部,我们也变成了那个死掉的人。这里说的“死掉的人”,并不一定是这个人真的死了,而是指我们失去了对我们很重要的某人或某种东西。比如说,最早的丧失可能是断奶,对于婴儿来说,断奶就是失去妈妈的乳房;如果妈妈患上了产后抑郁,没有能力去顾及婴儿,那么在婴儿的内在世界中,可能觉得他已经失去了妈妈;后续的丧失包括兄弟姐妹的出生,让他丧失了父母的独宠;成年后的失业,失恋,等等。可以说,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的丧失。我想用一个简单易懂的例子让读者对“认同”和“内射”这两个心理学专业名词有所理解:电影《春娇与志明》中,春娇说了一句经典台词“和你分手后,我把自己活成了你”,这里面就包含了认同或内射的过程。春娇认同了志明的饮食偏好,生活习惯,性格特征,将志明的特质纳入她的自我,成为她自我的一部分,这样即使他们分手了,她也感觉还和他在一起。

抑郁:无法承受的矛盾情感

哀伤和抑郁,可以被认为是应对丧失的两个不同的通道。那么,为什么同样经历丧失,有些人可以进入哀悼,去哀伤自己的丧失,而有些人却进入了抑郁的通道呢?弗洛伊德认为,我们之所以不能哀悼,是因为我们对丧失掉的爱的客体充满了太过于复杂和矛盾的情感,尤其是与攻击有关的情感,当我们不能承受这些矛盾的情感时,我们就关闭了哀悼的大门,进入了抑郁的状态。C和男友共同感觉两人的距离越来越远,走不下去了,和平分手,是两人共同做出的选择;而Z和男友的关系就复杂多了,男友脾气暴躁,时不时会对她拳打脚踢,但Z并不想和男友分手,想要让暴力冷漠的男友变成一个温暖懂爱的男人,最终分手,Z心里充满委屈,对男友既愤怒,怨恨,又渴望,不舍。正是Z内心当中对男友强烈的矛盾情感让她走向抑郁。在对丧失的客体矛盾的情感状态中,Z把又爱又恨的男友内化到了内部,这个丧失的又爱又恨的客体就变成了她自我的一部分,这就是为什么她会自责,自我攻击,她在攻击其实是让她又爱又恨的男友。

抑郁的根源在婴儿期

有些读者看到这里可能会疑惑,并不是每个经历丧失,并且对所丧失客体有强烈矛盾情感的的人就会抑郁啊。是的,抑郁的根源在婴儿期,成年生活中出现的丧失会激起早年没有被处理的丧失伤口,也就是说,那些在抑郁的人,或者被诊断为“抑郁症”的人,在早年是经历过某些未被处理的丧失的。在动力性取向心理咨询中,咨询师会关注来访者早年史中是否有未经处理的,他自己可能都没有意识到的丧失创伤,母亲的抑郁,情感上的忽视,创伤性分离等等,并对其进行工作。值得注意的是,Klein提出,丧失本身不是决定我们是否会抑郁的原因,承受丧失及它带来的各种情绪痛苦的能力才是关键——我们能不能承受失去的痛苦,被抛弃的痛苦,或者我们是否会否认它,逃避它,投射它,让自己不去感受它?



上一条:睡不着?试试这六种方法吧!

下一条:帮助人的7大误区,你躺枪了吗?

 

关闭